星江犹映秦宫月桃源依旧汉阙花

2014年03月11日 15:15  江西日报
婺源茶道表演婺源茶道表演
张卫国 文/图张卫国 文/图

  还有十几天就是春节了,虽然城里还没有放假,乡下却早已热闹起来。杀年猪张罗着要祭祖了,扎灯彩准备着要迎灯了,洗糯米忙着打糍粑了……年味越来越浓了。春节前,大批外邑摄友们前来婺源采拍乡村民俗。以前,他们来婺源采拍乡村民俗,大都选择在每年的乡村文化节期间,大家捕捉的也多是舞台上的民俗艺术。如今,令摄影人乐此不疲地追逐的,却是以春节为主的传统节日里,在一处处村落的古祠幽巷中不断上演的傩事、灯彩、祭祖、抬阁等原汁原味的真实民俗。整整10年,婺源乡村文化走过了一个由搬上演出舞台打造品牌、融入经济促进发展、返回田间地头回归乡村公共文化的历程。

  婺源茶道表演已成为乡村文化经典项目。

  2010年11月8日,婺源街头真实进行的一场传统婚礼引发游客关注。

  每逢春节,婺源县秋口镇长径村村民都要祭傩神演傩事。

  中国婺源乡村文化节期间,英国伦敦茶商在婺源一家茶厂观摩茶叶生产工艺。

  搬上舞台精心打造品牌

  婺源,一方匿藏于江南层峦叠嶂深处的净土,清澈的星江水似一条玉练蜿蜒其中,串起一座座珍珠般的村落。秦郡之前,勤劳尚武的古越先民在此守护着她的宁静与安逸,创造了 “饭稻羹鱼”、“凿舟狩猎”、“干栏巢居”等灿烂的古越文明。也源于这份宁静与安逸,千百年来,这里成为中原诸多望族避兵燹、躲祸患、南下卜居之胜地。溯本清源,如今的婺源人翻着宗谱往上寻,不出十几世或几十世,十之七八皆由中原而来。历朝历代中原先民的不断南下,促进了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在此交融发展,从而孕育了极具原始性、地域性和仪式感的婺源乡村民俗文化。而旧时山隔水阻、交通弗畅的地理劣势,却又使得婺源乡村文化鲜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而得以较好传承。

  2001年的“五一”小长假,婺源曾举办了首届民俗风情展示活动。当时负责抬阁的甲路村村民戴金水回忆说,那时在街上巡游经常是没法挪开脚步,大街小巷密密麻麻的全是观看表演的游人。资深摄影人王汝春则说,那恐怕是婺源有史以来最热闹的日子!精彩的民俗表演不仅吸引了周边群众,景德镇、上饶、鹰潭、黄山、衢州、武汉等地的上千位摄影人,也不约而同地相聚在婺源县城!而连续数天的接待人次竟然达到6万多人,超过1998年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一届届小型的乡村民俗文化展示活动的举办,一次次火爆的场面让婺源人的胆子开始大起来。2003年9月26日,主题为“绿色婺源,魅力无限”的 “婺源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隆重开幕。也许是首次举办这样高规格的全国性文化节庆,主办方对婺源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还缺乏足够的自信,他们邀请了孙悦等10余位当时国内的一线明星前来助阵。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法、德、美、日、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两百余名媒体人士最感兴趣的却是文化节期间展示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婺源乡村文化艺术。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为这方净土所遗存下的徽剧、傩舞、婚俗、地戏、抬阁、灯彩等灿烂的乡村文化遗产,成为乡村文化节真正的主角。

  此后,自信起来的婺源人,不断创新机制,丰富形式,摸索着以展示与弘扬乡村文化、促进全国民间文化交流,作为全国性乡村文化节的举办主题。在此后连续举办的11届乡村文化节上,茶道文化、傩舞鼓乐、山歌民谣、灯彩灯艺……一大批具有浓郁婺源特色的乡村文化艺术,与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或特色民俗被先后搬上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大舞台。去年11月26日晚,2013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全国“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开幕,来自山东、河南、湖北、河北、陕西等省12支代表队和婺源灯彩展演队轮番上阵,尽展各地灯彩的神奇魅力。活动现场,已连续多次前来婺源采拍乡村民俗文化的山东摄影人王一平说,绚丽多彩的乡村文化是一道道独特隽永的风景线,无疑也是非常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他注意到,婺源乡村文化节上的展演者大多是地道的农民,搬上乡村文化节大舞台的民俗文化艺术也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传统艺术成分并没有因现代人喜好、意识而产生变异,依然古意浓厚,充满着历史感,这才是诱使他连续多年前来婺源采拍乡村文化的真正动力。

  走过10年,透过摄影人的镜头、文化人的笔端,古朴的婺源乡村文化艺术逐一褪去神秘的面纱,展露出她美丽而诱人的风姿,令世人一次又一次惊艳!走过10年,连续举办了11届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已然成为一台全国性的乡村文化盛宴,一个响亮的乡村旅游推介品牌,并在2013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

  融入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举办乡村文化节为载体,在弘扬乡村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一直是历届“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模式。

  “小小婺源县,三家豆腐店。”这是十几年前人们对这座小县城的戏称。然而,2001年的首届婺源乡村民俗文化展示周,几天内涌进县城观看民俗的游客超过6万多人,是当时城区人口的两倍。2003年“婺源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但前往婺源观田园风光、赏乡村文化的游客依然趋之若鹜。当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次138.04万人,同比增长达46%,旅游综合收入达18740万元,同比增长达89.9%。此后,乡村文化推动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社会资金纷纷向宾馆、酒店、茶楼等服务业聚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起来,有力地推进了城市新区的建设热潮。“一年新建一条街”,是那些年婺源城市变化的真实写照。

  2004年5月,有着1200多年种茶、制茶历史的“茶乡”婺源,以“国际茶文化”为主题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文化节。吸引了来自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众多茶文化专家学者和茶商巨贾云集婺邑。赏茶艺会演、论茶道文化、品香汤佳茗,彼此互通有无,携手共议发展。此后,以茶文化节为主题,婺源连续举办了3届乡村文化节,对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婺源县成功申请注册“婺源绿茶”证明商标,设立了茶业发展基金,政府决定每年从财政拨出8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茶叶良种推广1000亩,而且专项资金投入增幅逐年加大。至2013年,县财政此项资金投入已达300万元,扶持茶叶良种推广面积达17万亩。近年来,欧美等国不断抬高对我国农产品的准入门槛,加强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有关茶叶检测指标超过了400项。即便如此,婺源有机绿茶仍然连续十多年突破欧盟贸易壁垒,在欧盟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从2005年到2012年,婺源茶产业年产值从2.16亿元增长到13.6亿元,增幅近7倍;年加工贸易量从1.25万吨增长到3.8万吨;年出口创汇从不足500万美元猛增到3100万美元;农民人均茶叶年收入也由520元增长到1850元。婺源先后被评为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十大特色产茶县、江西十大产茶县之首、全国首批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闻名天下的婺源龙尾砚,一直是最受游客追捧的乡村文化特色产品之一。在“一村一品”财政扶持下,江湾镇大畈村80%的村民从事砚台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全国80%的歙砚和60%以上的镇纸均出自这里。全村砚台产业年总产值超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万元,大畈村也从传统的农业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砚台村。此外,木雕、纸伞、傩面等许多乡村旅游工艺品备受游客青睐,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强劲地拉动了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乡村文化融入经济社会,既有效促进乡村文化的大繁荣,更有力地推动了婺源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据统计,目前,婺源共拥有乡村农家乐3280户,平均户经营净收入达到6万多元,从事各类服务业的人员近8万人。据了解,2013年婺源县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1.5亿元,分别增长21.6%、15.8%和20.5%。

  回归乡村实现世代传承

  2013年2月12日晚,婺源思口镇西冲村锣鼓喧天,百余位村民激动地手提花灯来到宗祠祭祀,并奔走在村中街巷四处巡游祈福。有着近500年悠久历史,因种种原因遗失半个世纪的西冲手提花灯工艺在这天得以重放异彩。通过文化部门的挖掘和整理,包括手提花灯在内的耍柳球、堆宝塔、水灯、香灯草龙、豆腐架等遗失数十年乃至近百年的民俗艺术相继“复活”。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传统乡村文化产生演变并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甚至是断代消亡,仅靠大舞台上的展演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护和促进传统乡村文化的世代传承。为此,近年来婺源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乡村文化保护开发专项资金,财政投入也逐年向乡村文化建设倾斜,要让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反哺和助推着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文化部门深入挖掘特色乡村传统文化内涵,共挖掘和整理舞蹈、戏剧、美术、技艺等八大类72个乡村文化项目,建立健全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恢复傩舞、抬阁、豆腐架、茶道、板龙灯、花灯、祠堂祭祖等一大批民俗文化。启动文化遗产研究和申报工作,其中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四项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鼓励群众自发保护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民俗文化,让传统民俗文化在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野村落周而复始地延续。使得许多原本逐步退出乡村的傩舞、抬阁、灯彩、豆腐架、徽剧、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开始逐步走俏,成为行走在各村落的游客们竞相捕捉的人文景观。

  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是农民。乡村文化重返村落并不断走向繁荣,也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文化骨干、农民艺术家,使得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硕果累累。

  今年64岁的程富保,是傩舞项目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从13岁迷上傩舞至今走过半个世纪,曾于火灾中不顾家产钱物,舍命抢出已传承600多年的两个古傩舞面具和一把开天斧。只要有空,老程就会教孩子和村民们跳傩舞。他说,如今政府对傩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视,自己传授起傩舞也就更有劲头了!须发飘逸的农民胡林发是甲路村的文化名人。一把普通的纸伞,经他一支画笔在伞面上简单地勾、皴、点、染之后,瞬间价格翻番;一个寻常的竹筒,经他一把刻刀在竹面上凿、冲、切、旋、铲之后,会让游客排着队抢购。胡林发曾辗转江苏宜兴的紫砂工艺企业、江西景德镇陶瓷企业,受聘担任骨干技师。婺源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让他返乡自起炉灶当了老板。如今在婺源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以及“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等称号的农民艺术家比比皆是。华龙木雕厂是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老板是曾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的国家级传承人俞有桂,在他这里接受培训的木雕艺人多达200多人。婺源县江湾镇农民吴亮生有着“中华传统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诸多荣誉,拥有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集生产、展示、观光为一体的砚台基地,年产砚台2000方,年创利润150万元,并带动了周边乡村100多位青年农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在婺源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11项、市级11项和县级21项。先后设立了三雕、歙砚、徽剧、傩舞、纸伞、茶艺等一批重点非遗项目传承基地、传习所,逐步建立起一支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17人,市级51人,县级92人。2012年,婺源将徽剧团改制为徽剧传习所,通过与高等艺术院校合作,公开选录培养了29位徽剧少年接班人。

  不久前,在秋口镇鹤溪村,笔者带着一队外地摄影人士背着“长枪短炮”行走在采风途中,冷不丁一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兵”端着长枪迎了上来。一时恍若时空穿越,我们不由一愣!原来这是一家剧组正在此间进行外景拍摄。一番交流下来,外景导演老杨得意地说:在婺源拍戏是节约外景成本的最佳选择,这里到处都是粉墙黛瓦的古村落,活脱脱一个超级巨无霸的外景棚!

  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是农村,近年来,婺源把呵护古老村落,建设“最美乡村”作为发展繁荣乡村文化的着力点。2005年投入7900万元对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可视范围内的2900多户非徽派建筑进行全面改造。2008年以来,以建设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至今共普查到文物古迹点1170处,一大批濒临绝境的文物古迹得到恢复并焕发生机,许多昔日默默无闻的村落成了闻名中外的民俗文化村。目前,婺源共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2个,中国传统村落15个,位居全国前列。甲路村的抬阁、汪口村的扎香龙、江湾村的豆腐架、长径村的傩戏,等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民俗风情,成为继“菜花经济”、“秋枫之旅”以外的又一道丰盛的“乡村文化大餐”。

  从2013年起,婺源县又以省级财政每年新增1000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为杠杆,拉动与整合本级与上级财政安排的各项涉农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预计连续三年总额突破1个亿,在全县30个村,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挖掘特色民俗内涵,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节庆-节庆网-中国节庆全国交流大会官网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