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蝉鸣荔枝天”荔枝节游玩指南

2013年09月05日 12:09  南方日报

  引子

  荔枝享有岭南果王和果中珍品的美誉,古今文人墨客对荔枝的赞美是其它水果无可比拟的。无论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总令人回味——对吃到它的人或吃不到它的人都一样……

  蝉儿鸣了,荔枝熟了。今年又是荔枝的一个丰盛年,出产优质糯米糍、桂味、槐枝的从化,首次以妃子笑出口美国的广西,有著名荔枝“文物”挂绿的增城,等等,谁不想以荔枝为媒,迎来更多的四方游客?

  今天,读者诸君不妨随我们一起走,去品尝荔枝更深一层的美味……

  第一站 读荔枝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又以广东较早。在古文献中,荔枝最先名为“离支”,见于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后来又写作“荔枝”。据葛洪《西京杂记》说:汉刘邦称帝时(公元前206年—195年),收到南海尉赵佗自岭南进奉的荔枝,很高兴,后来(公元前116年)他的曾孙刘彻攻破南越(亦作南粤,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取岭南荔枝百株移植到陕西,建“扶荔宫”一所,连年移植不息,后因风土不适,终止移植,但荔枝果实仍源源进贡。

  除广东外,广西、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地区在古代亦早有荔枝栽培。其中《吴录》关于“苍梧多荔枝”的记载,说明当时广西境内荔枝栽培已很普遍。此外,三世纪初《南中八郡志》有“键犍为道县(四川境)出荔枝”(据《艺文类聚》引)的记载;杜甫诗有“忆过泸戎摘荔枝”句;北宋前期(公元1059年)蔡襄的《荔枝谱》记述福建栽培荔枝之盛,说是“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如星火”,并记载了栽培品种30多种;十四世纪初期李京撰《云南志》述及云南少数民族种荔枝贩卖为业。台湾亦产荔枝,但出现较晚,约在清初才见于记载。

  在国外,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波多黎各、菲律宾、毛里求斯、马尔加什、南非、古巴、洪都拉斯、巴拿马、巴西、特立尼达,美国的佛罗里达、夏威夷、关岛,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也产荔枝,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入栽培。

  从化木棉村有棵300年“荔枝王”

  从化有一棵300多年的老荔枝树,现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树冠投影面积近2亩。这棵“荔枝王”生长在广州从化市神岗镇木棉村,树冠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巨伞笼罩在平地上。以树身为圆心,几根粗大的枝干曲曲折折伸展,最长一根长达12米。树围达10米多,村民曾手牵手合围树身以测其大小,结果要8个人才能抱拢。

  据当地的村民介绍,这棵“荔枝王”种植于清朝康熙元年,距今已经有338年,属槐枝品种,所结果实十分清甜。在“荔枝王”最为丰产的1978年,整棵树一次挂果2400公斤,其主人用3天才把果实摘完。

  现在,该树年产量维持在1500公斤左右,是当地常见荔枝树产量的10倍。村民们说,“荔枝王”周边也生有不少树龄在200年以上的荔枝树,但树身长到那么大的是绝无仅有,至于“荔枝王”为何能有如此巨硕“身段”,他们也百思不得其解。

  “荔枝王”附近也有许多旅游景点。“荔枝王”所在地木棉村本身就是一个古村落,村中的石板路和石头屋,和依旧居住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耄耋老者,构成了一幅不可多得的老村风景。

  木棉村自驾车旅游指引

  广州→(约15公里)新广从公路→神岗镇第一个路口转左→(约200米)左边路边见一片古村落,村口有一“五岳庙”及祠堂等,即到达木棉村。

  特别提示

  今年从化荔枝节在7月2日。

  第二站 品荔枝美文

  荔枝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为“一果上市,百果让路”的珍果,早被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唐代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赞美荔枝:“壳如红绢,膜如紫绡,肉莹白如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末代苏东坡在品尝岭南荔枝时,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绝句。

  而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叫人对荔枝又爱又恨。据考古发现,杨贵妃喜食荔枝,还是缘起高力士。

  当年久居北方深宫的杨贵妃如何得知南方荔枝的美味?随着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墓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完成,这个问题终于真相大白。

  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高力士墓是唐玄宗李隆基“泰陵”的陪葬墓。考古结果发现,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潘州(今广东茂名一带)人,幼年被送入宫中,赐姓高。专家在研读详述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铭时,意外发现当年驿马传送进宫供杨贵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种产自高力士家乡的名为“白玉罂”的优质早熟荔枝。这就说明,若没有高力士的力荐,杨贵妃绝不会对岭南荔枝如此垂青。专家们于是得出结论:“贵妃喜荔枝,缘起高力士”。

  荔枝绵延岭南水乡5公里

  中山的荔枝不是名贵品种,但胜在早熟果甜。还在5月,中山的荔枝已枝头累累,果实绯红。而在中山民众乡的一片自然村落,河网交织,为数不多的岭南水乡景致在此尽现。

  撑小船游走在岭南水乡,我们见到,沿着河道,有绵延5公里的荔枝树。据当地旅游部门透露,岭南水乡的荔枝节将在6月底结束,而7月初就会迎来岭南另外的佳果龙眼。

  岭南水乡自驾车旅游指引

  广州市区→番禺→上京珠高速坦尾收费站入口→三角镇出口→向左拐到达岭南水乡(全程约40分钟)。

  特别提示

  今年岭南水乡的荔枝节至6月30日,龙眼节7月—8月,沙田美食节从现在至8月30日。

  第三站 尝荔枝典故

  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据说其中有一次曾游到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黄巷村。

  那年是5月端午节前后。有一天,乾隆来到莆田囊山驿站,观赏寺宇辉煌,山川秀丽之后,对历史名人在囊山留下的笔迹更是兴趣倍增。当他看到明朝忠臣黄巩“述祖”墨迹时,联想明朝贡品有黄巩家乡黄巷村的荔枝。

  为此,乾隆和随从微服私访黄巷村。黄巷村盛产荔枝和柿子。进入黄巷村,刚好碰到一位老者。经指点,才得以分清荔枝和柿子。乾隆向老者提出要求品尝荔枝。老者听后心里暗自好笑:自古6月蝉儿叫,荔枝红,现今才5月,哪有荔枝吃?老者听这几位客官口音似是北方人,就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带领他们在荔枝林里一边游玩,一边寻找早熟的荔枝。玩着、看着,乾隆发现有一棵荔枝的果实绿中带微红于是手指这棵荔枝说:“这棵荔枝可以吃!”老者顺手摘了一颗给乾隆。乾隆接过一边剥着皮,一边往嘴里送。不慎这颗荔枝落在沙地上。乾隆连忙弯腰捡起,一看这颗荔枝仍然果肉晶亮不沾砂。乾隆似小孩一样往嘴里塞,连连点头表示好吃。第二年端午节前夕,乾隆下诏书,说要黄巷村的绿色带红、果肉落地不沾沙的荔枝。

  乾隆吃过的这棵荔枝,其皮红中透绿,果实落地不沾沙。从此,人们称为“绿砂”。这棵“绿砂”历经几个朝代,现在仍生长在黄巷村,每年端午节前后,引来不少游人前来观赏和品味。

  南山荔枝曾作“贡品”

  深圳南山荔枝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早在唐宋时期,便是进献的“贡品”,近几年更漂洋过海,远销到东南亚,继而又开赴欧美市场。日前,“南山荔枝旅游周”开幕,一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二为纪念邓小平同志为“海上世界”题词20周年,同时也通过对南山丰富滨海旅游资源的推广,塑造一个旅游亮点,形成一条旅游热线,带旺一片旅游区域。

  深圳自驾车旅游指引

  广州→广深高速→深圳出口(全程约3小时)。

  特别提示

  南山荔枝旅游周至本月26日。

  ■荔枝小谈

  吃荔枝“三味”

  今年是荔枝大年,人们又可尽情享受这一佳果。但如何食法,在雅俗中皆有讲究。在增城吃荔枝,有雅俗两吃法:一般习惯把蒂向上,从蒂部撕破剥壳,整个入口,吐出内核,这是俗法。其实,一个果肉具有3段不同的味道,要用雅法才能品尝到。首先是剥壳,果蒂要向下,把果壳由蒂到顶端的“胎合线”对正自己,再用左右各3指执着,从果顶部轻力挤破,将果皮两边反下作把。食时要注意荔肉中的三段味道:顶段色白其味酸,咬出吐之;中段色如玉,味香甜爽滑,环食其肉;近核蒂处味涩,最好不食,免影响口感。依此法可食出妃子笑、糯米糍、挂绿等真味。

  听从其法,确实食得雅致。但此法少食了1/4,能不惜乎?但孔子曰“食不厌精”。再从“日啖荔枝三百颗”思之,此法可能在苏轼时已有了。(硕健)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