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节:谱霓裳新曲 宁波再续“红帮”传奇

2013年08月21日 15:35  中国宁波网

  一眨眼,宁波国际服装节已有16个年头。

  从1997年开始,这个日子让宁波这座城市神采飞扬,人们记下了它。人们记下的并不是简单的日子,而是这个日子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

  “红帮”创业的印迹,也烙下这座城市升腾的希望。200多年前,从东方商埠走出了赫赫有名的宁波“红帮”,而如今,新一代“红帮”接过接力棒。一代代薪火相传,宁波就这样引领着中国服装业风尚。

  这种引领,远较16年前有更深厚的产业基础。如今,宁波已成为中国服装最大的制造基地和主要出口城市,服装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而当前,行业标杆的引领更具有示范意义———在电商崛起并对传统产业渠道带来现实挑战背景下,该如何实现新的战略布局;在多元化和虚拟经济的诱惑下,实体产业如何坚守;产业链怎样延伸……

  我们深知,服装产业对宁波的意义。

  服装业容易贴上“夕阳产业”的标签。然而,有一点非常明确———在创意的天空下,时尚永远在潮流的前头。

  在意大利,人们记住了米兰。在中国,我们希望人们能像记住米兰一样记住宁波。记住昔日“红帮”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记下新一代“红帮”的新梦想。

  有梦想,就有未来。

  然而,宁波不是米兰,宁波就是宁波。宁波有着自己的发展特质。

  上溯两百面,宁波“红帮”的横空出世有着独特特质的历史机缘;而当下,宁波国际服装节才进入16个年头,也正是这16个年头的不懈劲,让我们能够站在潮头做更深、更远的眺望。

  中国第一件西服、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家服装店、第一所服装学校以及第一部服装专著……19世纪80年代,以“十里洋场”大上海为起点,红帮裁缝翻开了中国近代服装业的篇章。

  一个世纪之后,雅戈尔、杉杉、罗蒙、唐狮、洛兹、太平鸟、培罗成,一大批宁波品牌服装企业涌现。而当第一代“服装人”集体临近交班时,新一代“服装人”又将如何挑过“大梁”,唱响东方霓裳时尚续曲?

  接班挑大梁

  两年前从德国结业归来的包宇,如今已挑起一副“年产西服50万套,其他服饰30万件(条)生产规模的企业”担子,成为老K西服年轻的总经理。

  用她的话说,“父亲包国富从事服装行业30余年,我从出生起,便和服装莫名地联系在了一起,服装行业中有父亲的半生心血,也早已承载了我一生的梦想。”

  包宇在德国主修的是服装工程,为的就是汲取更多国际化的技术和理念,能在父辈服装事业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相比这位年轻的接班人,艾盛服饰公司的现任掌门人张磊显然已小有一番成就。

  1999年澳洲深造归来,张磊接手母亲创办的小服装厂,引入了从面料染整到成衣加工的一条龙生产体系,企业成为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供应商。2007年,其联合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师在国内推出Steve&Vivian女装品牌的决策让企业步上了新的台阶,艾盛实现了逐步从产业链低端走向中高端的转型。

  “服装业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产业升级阶段,服装,被赋予了时尚、信息、创意文化等更多内涵,面对国际品牌的大量进入,而服装企业又纷纷转战国内,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要求我们具备更敏锐的眼光、清晰的定位和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团队建设。”张磊说。

  而这,正是新一代服装企业家最深刻的内心独白。

  事实上,在拥有3000余家服装企业的“服装之都”宁波,在寻求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同时正悄悄进行着一场新老更替的交接。

  据记者了解,除了老K、艾盛、罗蒙、爱尔妮、培罗成等不少中国名牌企业也正在或已完成了交接。

  “老一代服装企业家的沉稳、勤奋、抢抓机遇的能力和‘接班人’热情、时尚、使命感、精益求精的追求有机融合,这正是‘中国服装之都’未来的轮廓。”市经信委副主任周学明称。

  除了掌舵者,设计师可谓一家服装企业决胜时尚的法宝。

  “太平鸟紧跟潮流的‘快时尚’模式正是建立在150余人的强大设计团队之上;合和杰斯卡公司营运的GXG男装以及刚刚推出的ONE MORE女装同样基于其设计师对时尚的把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时装分院院长、省服装设计师分会副主席张福良告诉晚报记者。

  而据记者了解,宁波的服装设计师活跃在时尚之都意大利、韩国等国,但凡有潮流款式发布,几周后,宁波服装便能面貌一新。

  而同样是80后,与服装节共同成长起来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洛克牛仔服饰有限公司设计顾问李玲太平鸟公司设计师崔静莹等年轻的设计师,对时装也各自有着独到见解。

  就在今晚,宁波和丰创意广场展开的“首届浙江省十佳服装设计师”评选总决赛中,入围的20名设计师中,有1/4来自宁波。

  宁波的服装产业正在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浪潮和变革。

  2010年11月11日,博洋家纺创下了淘宝商城单日销售金额突破3468万元的最高纪录;2011年11月11日,宁波服装企业GXG以4190万元的日销售额拿到了全国第一……

  在不少服装企业仍然就传统市场攻城略地的时候,宁波服装产业早已发现了一片新的蓝海。而电子商务,也让享誉中外的“红帮裁缝”之乡正焕发勃勃生机。仅在去年,新一代“触网”的宁波服装,通过网上渠道卖出15亿多元。

  寻找新蓝海

  看着至今仍在增长的电商数据,宁波太平鸟魔法风尚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江宏颇有感慨。

  “当初为了消化库存服装,我们2008年底才正式‘触网’。2010年时,网上销售额才3000万元,但去年已达2.3亿元。”作为最早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拓销售渠道的宁波服装企业之一,太平鸟最初可以说是“无心插柳”。

  同一年“碰触”电商的还有博洋家纺。

  2008年底,博洋初次试水电子商务。2009年,博洋家纺开出了在淘宝网的第一家集市店,当年11月线上单日销售额达到了20多万元。

  和太平鸟一样,博洋的决策者在当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分享信息化工业革命的成果。可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他们最重视的项目之一。

  “凡是电子商务相关的,重视再重视都不过;凡是电子商务相关的,投入投再多都不过!”博洋集团董事长戎巨川感叹,“网络营销的力量竟然那么大。”

  作为全国主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宁波服装产业电子商务在近三年里遍地开花。而电子商务也为宁波服装产业带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仅去年,以博洋、太平鸟、GXG、雅戈尔为代表的新一代“触网”宁波服装,通过网上渠道卖出15亿多元,年增长速度500%以上。宁波市还荣获了2011年度“中国服装电子商务最佳示范城市”称号。

  年轻的宁波服装品牌GXG发展迅猛,电子商务无疑是其发展的利器之一。

  GXG电子商务公司2010年8月开始正式运营。仅以在去年淘宝“双十一”活动为例,GXG以4190万元的日销售额拿到了全国第一。GXG电子商务总经理李淑君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今年的电商目标是销售额3亿元。

  沉稳的行业巨头们,同样纷纷开始了电子商务的探索。“雅戈尔”、“罗蒙”、“杉杉”等宁波服装企业都通过电商取得了惊人的销售额。

  宁波市服装协会副会长张晓峰告诉晚报记者,如今尝到电子商务甜头的宁波服装企业有近百家。宁波服装业界中的“博洋”、“太平鸟”、“GXG”荣获了最佳电子商务实践品牌奖。而“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洛兹”、“狮丹努”等荣获了最具价值电子商务品牌奖。

  在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学明看来,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实际上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助推传统产业升级;二是在信息技术革新基础上,传统产业市场销售和品牌推广模式有了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移动电商已然成为电商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下一个发力点。据淘宝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淘宝无线累计成交金额为118.8亿元,而2010年这一金额为18亿元。

  牛奶、咖啡、薄荷,这些入口之物,正令人不可思议地成为一块块实打实的衣料。

  而老裁缝们戴着眼镜拿皮尺量体裁衣的经历,也可能只会在电影里看到,而如今,一颗蚂蚁头大小的电子芯片就可以搞定。

  服装之都宁波,如何再发力,提高自身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创新!集成创新!”宁波市纺织服装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安邦说,将创意、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糅合在一起创新。

  事实上,小到一块衣料、一面穿衣镜,大到服装企业从门店到生产和研发这样一条长长的智慧产业链,创新的元素无处不在。而正是在这些细节中,体现着宁波企业的竞争力。

  创新再发力

  一块衣料

  “一块好的面料往身上一披,随便一个造型就是一件很好的时装。”知名纺织设计专家徐行健这样说。

  在服装界,任何优秀的设计都是从织物面料开始的。

  今日的衣料,远不止棉、麻、毛、丝了;过去的异想天开,正在逐渐成为一块块衣料宁波广源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衣料的企业,在他们看来,很多吃的就是天然的衣料。“薄荷纤维就是从薄荷叶提取薄荷精油等有效成分,通过微胶囊技术,加入到天然的纤维素纤维中。”这家企业新面料推广及销售业务负责人程代伟称,用薄荷纤维制成的衣服,抗菌剂均匀分布在纤维内部,不太会受洗涤影响。

  广源在食品中的发掘还不止面料上,今年推出的天然植物染色棉布面料,色素就来自核桃皮。

  这家位于北仑小港的企业,虽然建厂才5年,但在业内已经有“功能面料的时尚先锋”之称。程代伟告诉晚报记者,常规面料行业,竞争太激烈,利润率很低。而较之普通面料,新面料的利润率是5倍,甚至更高。

  而像雅戈尔这样的服装巨头,也将面料研发视为核心竞争力,在面料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像汉麻、免烫衬衫面料、纯毛抗皱西服面料等,都深受市场欢迎。

  “企业要充分了解市场,并要有前瞻性,纤维、纺织、后整理、家纺、服装以及设计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充分整合、创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陈运能博士称。

  事实上,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对面料愈来愈重视。目前宁波纺织服装应用技术研究院、先进纺织服装重点实验室为包括宁波维科、百隆、广源等在内的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技术、产业推广等方面的支持。

  一面穿衣镜

  一辆面包车,人只要在车厢中间站上5秒钟,就可以立即拿到一张准确显示身高、三围、肩宽、颈围等50多项服装数据的三维立体图。

  这款由宁波企业研发的产品去年获得了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服装定制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三维人体扫描仪,它能将扫描到的数据发给服装生产企业进行CAD自动化排版裁剪,提高了服装量身定制工作效率。”宁波索科科技董事长李启涵称。

  而宁波另一家企业和炫软件今年研发的服装顶级系统,则能让客户快速看到自己定制服装的样子。

  而其另一套软件“魔镜”今年亦开始使用。消费者在网上选衣服的时候,只要输入性别、身高、体重、三围等信息,就出现一个形体与自己相当的3D人体模特。这样一来,顾客不仅可以看图片和模特效果,还可以体验个人形象设计和虚拟试穿。

  “上身效果好不好,一看就知道了。‘魔镜’还支持多层次穿衣。”和炫软件首席执行官程节军说,这套3D试衣软件投入了2000多万元,历经7年才完成,而软件关键,是其庞大的人体数据库,“两万多个人体模型数据,对衣服性能的理解,连衣服和皮肤接触的碰撞点都可以出效果。”

  一条智慧链

  一家快速发展中的企业,几乎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日益膨胀的业务量与业务处理能力间的矛盾,比如仓库入库、拣选、盘点等能力相对不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增大库存增加的风险。

  “我们考虑解决方案,就是引入智慧供应链。”GXG服饰有关项目负责人徐小姐说。

  通过一张衣服上的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就能实时、准确采集衣服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也就是说,贴了电子标签,这件衣服处于何种供应链状态都能被及时掌握。

  当贴有电子标签的服装进入门店,客户试衣服的次数、有没有购买都可以通过店内匹配的识别系统感知。

  “顾客挑选服饰时,门店自动感应系统会扫描RFID标签,在试衣镜镜面上显示衣服的质地、面料、搭配、尺码等信息。”徐小姐称,而服装设计、生产、供货部门就能及时知道,哪类货品好卖,需要补货;哪类货品不好销,需要改进等多种有效信息。

  这样,就可以很好控制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周期。

  在国内服装行业面临产品同质化及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产业链完整的宁波纺织服装业该如何突围?

  突围求变革

  今天,宁波服装业的“老大哥”雅戈尔斥资3000万元重新装修的天一商圈中心专卖店开业。这家雅戈尔全球最大的品牌旗舰店内,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汉麻世家”服饰。

  而汉麻来自距离宁波千里之外的西双版纳,雅戈尔在当地种植的汉麻目前达12万亩。

  经过30多年的精心布局,这家宁波服装企业构建了从原料种植、纺织、印染、研发生产,再到终端零售这么一条中国服装行业中链条最齐的产业链。

  说起雅戈尔将产业链延伸到上游产业,远在中国著名产棉大区新疆喀什的雅戈尔盛泰纺织总经理徐志武深有感触。

  2010年,尽管服装外贸出口开始迅速回升,但上涨的原料成本和持续上升的人民币汇率,让浙江服装企业家很犯难。而雅戈尔却表现得异常突出。因为雅戈尔在新疆有自己的棉花基地,在其他地方也有原料生产基地。

  “这就是企业对自身供应链的保证。”眼下正忙着对接收棉的徐志武说。

  “在宁波加工服装,要面料有面料,要纽扣有纽扣,从选定面料到下单到服装厂,所有环节一天之内就可搞掂。”与这些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宁波市信用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陈军涛称。

  与雅戈尔“全都自己做”截然不同的是,在宁波才诞生5年左右的GXG选择的模式是“轻资产”———只做品牌。这个由一帮年轻人创办的哑铃型企业,一手抓研发,一手抓销售,其他通过强强联合来实现产业链的高速运转。

  这种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宁波服企接受。

  博洋集团旗下品牌唐狮服饰就是其中一家。宁波博洋控股集团的总部隐匿于喧闹的市井小巷———南门启文路。这里曾是纺织厂,如今早已不闻机杼声。

  在上游,目前唐狮把生产外包,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有1000多家企业为其生产服装;在下游,唐狮采用特许经营,将销售交给加盟的代理商,其特许加盟店达2000多家。

  通过设计和营销奔向“微笑曲线”高端的,还有太平鸟,其连续3年演绎着销售额40%以上的年增长,目前其已进入国内服装业前10强。

  轻资产、强品牌、重创意的另辟蹊径,让其走出传统、走出大多数服装企业目前“解不开,理还乱”的发展困局。

  “抢蛋糕不如自己做蛋糕,与其抢得头破血流,最后仅剩些残渣碎屑,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如何做蛋糕。”太平鸟集团有关人士认为。

  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危机给了宁波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勇气,“倒逼”着他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几年前,宁波维科开始进军高档丝网领域,丝网产品是丝网印刷的重要基材。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中高档丝网产品80%以上是从瑞士、日本、意大利等国家进口。

  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宁波新大昌织造有限公司也焕发出新光彩,其自主开发的纤维服装面料被誉为21世纪环保面料。

  产业链变革谁来唱主角?

  “不论如何整合,创造和品牌才是变革的核心。”宁波市纺织服装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安邦称。

  在“太平鸟”掌门人张江平看来,服装是时尚产业,设计是时尚的灵魂。以快时尚著称的太平鸟集团总部,大约有400人办公,其中设计师就有250人,每年要设计出9000多款的服装产品。

  事实上,宁波服装企业请设计“外援”渐成潮流。斐戈集团聘请了意大利籍时装设计师,罗蒙集团在米兰、巴黎、东京、汉城等城市设计室引进国外设计师,康楠服饰根据不同国家客户的特点,分区域聘请知名设计师操刀……

  除了在创造上推出独树一帜的汉麻原料休闲服饰,习惯了“全都自己做”的雅戈尔目前在产业链模式上悄悄发生着变革,“我们正在从生产营销型企业向品牌型企业逐步转型。”该集团有关人士昨天告诉记者。

  “只穿一件衣服,一旦脱掉,就光膀子了。”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曾这样形容只生产成衣产品的服装企业,道出了单一经营存在的风险。

  而一个月前进军家居用品市场的太平鸟,则把家居用品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些项目最终都是为服装服务的,服装才是我们的核心。”太平鸟有关人士说。

  在周安邦看来,服装品牌培育并非一蹴而就。“一牌多类”的跨界经营战略,相互借力,也能达到加乘的效果。

  或许正是在上下游的游走,增加了宁波服装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画出了逆势增长的优美曲线。

  据统计,2011年,宁波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38.23亿元,销售产值1184.38亿元,出口交货值432.74亿元,利税103.79亿元,其中利润74.65亿元。

保存  |  打印  |  关闭